7月10日至14日,由滁州市教育体育局主办,滁州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滁州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承办的滁州市2025年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教师培训圆满结束。来自滁州市各市县区的50名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学科骨干教师和学科教研员参加培训。
滁州学院党委常委、副书记张敏出席开班式并致辞。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吉晓华,副院长郑爱龙出席会议,继续教育学院院长陈薇主持会议。
张敏对参训学员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滁州学院的办学治校情况。张敏希望各位学员充分利用本次培训的机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时代使命,以教育家精神涵养师德师风,着力提升教书育人综合素养,充分发挥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作用。
在理论教学环节,安徽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皖江学者特聘教授李宜江,滁州学院原教育科学学院党总支书记、安徽省大学生心理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卞佩峰,滁州学院副教授胡晓静、滁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郑爱龙分别作了“智能化时代我们如何做教师”、“新时代中学思政课教师的理想与信念”、“师生情绪管理”、“DeepSeek驱动:智慧课堂中教学资源精准匹配与个性化设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立德树人和依法治教”等专题报告。
在现场教学环节,参训教师前往安徽省博物院,参观了安徽文明史、安徽文房四宝陈列展等多个展厅。安徽博物院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承载了江淮大地绵延的历史文脉。从史前文明到徽州文化,是涵养“文化自信”的安徽地方资源宝库,为思政课教育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育人资源和历史情境。
专题研讨环节,参训教师分别围绕“如何上好高中思政课”、“如何运用人工智能辅助教学”“大思政视域下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创新路径”等主题进行了热烈的交流与研讨。
本次培训旨在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在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推进会上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着力打造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学校思政课教师队伍,推动滁州市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师知识素养和教学水平持续提升。
培训工作主题鲜明、重点突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参训老师们纷纷表示,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精神,提升政治站位,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积极学习和探索数字化新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挖掘好运用好地方优质资源,开发相关教学素材;提升压力识别与管理能力,学习情绪调节技巧,守护职业初心;努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教学、教研和教师发展的成果,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努力培养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通讯员:王晨;初审:郑爱龙;终审人:吉晓华